深圳将在明年11月举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将是中国第三次担任东道主。前两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分别由上海(2001年)和北京(2014年)承办。
APEC成立的“初心”是捍卫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建设良好和可持续的商业环境,如今已成为亚太地区层级最高、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其21个成员经济体GDP总和占全球的60%以上,贸易额占全球一半以上。
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每年召开一次,是APEC框架下最高级别的会议。在1993年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成为固定机制之后,APEC在推动全球和地区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这对于深圳本身来说也意义重大。举办顶级国际峰会,不仅能提高承办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也是其城市面貌、会展、交通、文旅等产业完善的契机。
深圳在过去45年间从太平洋沿岸的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也是中国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重要窗口。
凭借其独特的人口结构,深圳已逐渐形成了开放、包容和创新的多元文化特质,并与全球59个国家的省市地区缔结了95对友好城市或友好交流城市。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作为中国经济第三城,今年前三季度深圳累计进出口规模保持内地外贸城市首位,达3.3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1%。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在外部环境严峻复杂的大背景下,深圳外贸结构持续优化,与越南、新加坡、墨西哥、智利、澳大利亚等APEC成员展开合作。
实际上,自2018年起,APEC就与深圳结缘,以该经济合作机制冠名的中小企业工商论坛已长期落户深圳宝安区。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十四五”以来,深圳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方面连续21年领跑全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密度居全国第一。有分析指出,深圳成为中国“APEC第三城”,彰显中国以科技创新驱动重塑在亚太产业链中的地位。
与其经济奇迹一样,深圳的国际“存在感”逐步强化也离不开顶层的战略擘画。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支持深圳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承办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并首次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顶级国际峰会举办地的选择背后都是一番精心考量,往往是政治或者经济中心。今年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已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市举行。
因当地集聚多种产业,这座千年古城又被视为“最能代表韩国的城市”。韩国政府希望借此把庆州打造成新的对外合作平台,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并推动地方均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