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10月17日,iPhone Air正式在中国市场开启预购。
这款被苹果称为“全新品类”的iPhone,以5.6毫米厚度成为苹果历史上最薄手机,并以无卡槽设计成为中国市场首款仅支持eSIM的智能手机。
eSIM并非新概念。苹果早在2014年就在iPad上试水,2017年带入Apple Watch,2018年扩展至iPhone XS/XR,2022年在美国市场推出彻底取消实体卡槽的eSIM-only版iPhone 14。
苹果无线软件技术与生态系统副总裁Arun Mathias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在iPhone这样的产品体积上,每一寸空间都极为有价值,这种“eSIM-only”设计是实现轻薄形态的关键,也能为内部腾出宝贵空间,用于电池、散热和其他组件优化。
Arun Mathias举例称,一台仅支持eSIM的iPhone 17 Pro可以拥有更好的续航能力,比如多出2小时视频播放时间。

硬件性能之外,苹果追求eSIM方案也有软件层面用户体验的考量。苹果无线技术团队成员Anjali Jotwani指出,出国旅行是eSIM尤其契合的一个场景。“就像过去有用户出差很多国家,可能要带一摞电话卡,用橡皮筋捆着放在口袋。”
但现在,消费者出国可以使用国内运营商的国际漫游方案,也可以直接购买当地的eSIM服务。目前,全球有超过500家运营商支持iPhone上的eSIM服务。
一台iPhone Air最多支持两个eSIM手机号,苹果在iOS 26中增加了“旅行eSIM”设置流程,支持双eSIM同时在线,也允许用户临时关闭国内号码,仅使用当地数据eSIM。国内eSIM关闭期间,用户可继续使用iMessage、Facetime等服务。
尽管eSIM技术已成熟,但中国用户首次使用仍需到线下办理业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均已支持iPhone Air的eSIM激活。
根据监管要求,用户需携带身份证前往运营商门店完成实名认证,激活eSIM。激活方式包括NFC读取器、二维码扫描等。有用户测评该业务办理时间反馈称,全程用时在半小时左右。另外,不同运营商对业务办理户籍是否异地有一定规定。苹果计划未来在中国市场引入“eSIM Quick Transfer”功能,方便用户在旧机与新机之间快速转移号码。
eSIM此前在中国市场没有快速普及有其原因,一方面市场担心该技术是否可能被远程攻击导致用户个人信息泄露,另一方面它可能被恶意利用进行电子诈骗等行为。
针对这个问题,Arun Mathias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eSIM运行在安全芯片中,具备与实体SIM卡同等级别的安全保护。同时,苹果与运营商及监管机构合作设立多重安全验证机制,包括线下身份核验、NFC配对等,以确保eSIM被正确分配至用户本人设备。
Anjali Jotwani对界面新闻记者补充道,eSIM无法被物理移除或转移至其他设备,即使手机丢失,他人也无法通过拔卡逃避定位或滥用号码,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实体SIM卡被用于身份盗用的风险。
iPhone Air上市,是苹果再次以全新产品形态对消费市场发起进击,在它为用户建立起eSIM使用习惯、带动运营商提升服务效率之后,中国市场或将迎来更多eSIM-only版iPhone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