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快讯‌

被幻方量化放弃的中性策略业绩近况及私募产品备案动态

界面新闻记者 | 龙力

去年10月中旬,知名私募幻方量化宣布放弃中性策略,曾引发市场热议。

如今,将近一年时间过去了,市场中性策略私募产品的业绩表现如何?

Wind数据显示,成立满一年且近一个月内净值有更新的363只股票市场中性策略产品近一年的收益均值为13.23%,大幅跑输同期万得全A指数涨幅28.48%(按照2024年10月以来至2025年9月30日计算)。

其中,有115只股票市场中性策略产品近一年的收益率超过了15%,占比31.68%;36只产品近一年的收益率在10%-15%之间,占比9.92%;142只产品近一年的收益率在5%-10%之间,占比39.12%;55只产品近一年的收益率为0-5%,占比15.15%;另有15只产品近一年的收益率告负。

图:符合统计规则的股票市场中性策略私募产品近一年收益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整理

根据Wind数据,有多只头部量化私募旗下的股票市场中性策略产品近一年的收益率不足5%。

典型的比如百亿私募致诚卓远投资,截至今年9月30日,公司旗下有业绩更新的33只股票市场中性策略产品近一年的收益均值仅为1.51%,其中11只产品近一年收益率告负,占比33.33%。致诚卓远投资成立于2017年6月,公司发行的量化产品主要分为股票阿尔法对冲型和指数加强型两类。

截至今年9月30日,百亿私募稳博投资旗下的股票市场中性策略产品“五矿信托和玉系列-稳博中性策略2号”近一年的收益率也仅为0.09%。相较之下,该公司旗下近期有净值更新的16只股票策略产品近一年的收益均值达37%,另有1只多策略产品近一年收益率为48.8%。

截至9月30日,管理规模50-100亿元的量魁私募旗下的“量魁东海龙王2号”近一年的收益率也仅为-0.44%,并且期间最大回撤高达11.74%。

深圳某券商人士林先生对界面新闻表示,市场中性策略产品主要通过同时构建多头和空头头寸来对冲掉市场整体的风险,达到市场中性的目的,然后再通过阿尔法策略获取收益。这种策略在熊市或者震荡市的时候,由于对冲掉了市场的波动,收益优势会相对突出,在市场行情比较好的时候由于剥离了贝塔收益,进攻性则会相对不足,去年部分私募放弃中性策略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市场行情大幅转好这一判断。

百亿量化私募上海念空科技相关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中性策略产品对冲掉了大盘收益和风险,所以该策略和大盘涨跌没有直接关系,主要受超额收益和基差波动两方面影响。近年来融券余额的下降让中性策略只能用股指期货对冲,需要承担基差成本和基差波动,导致产品净值波动会加大,目前国内中性产品使用的对冲工具主要是IF(沪深300股指期货)、IC(中证500股指期货)和IM(中证1000股指期货)。

Wind数据显示,融券余额自2021年8月达到历史高点1648.94亿元以后,开始掉头向下,2024年8月以来各月的融券余额均不足200亿元,至今连续15个月的月均融券余额仅为119.97亿元。

图:近年来融券余额变化情况(按月统计,今年10月数据截至10月10日)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整理

基差变化是如何影响中性策略产品收益的?

上海某知名百亿私募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基差”,即现货与期货的价格差。基差能较好体现期货与现货之间的联动关系。若期货价格>现货价格,称之为期货升水,基差为负,将对对冲产品带来额外收益;若期货价格

该百亿私募人士进一步分析称,基差或对冲成本是所有主要利用股指对冲的市场中性产品需要承担的成本。一般而言,在每次建立新的对冲头寸时,未来一段时间所要承担的对冲成本就已经确定,所以基差的波动带来的更多是短期的净值波动。股指期货升贴水只影响过程,不影响结果。如果短期内贴水大幅收敛,将造成已建仓产品净值的快速回撤,但是对于新资金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建仓时点。同时,对于已经待在产品中的投资者来说,虽然需要承受短期贴水收敛导致的回撤,但只要继续持有,向未来看去,随着贴水逐渐回到相对正常的水平,净值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

林先生对界面新闻解释称,由于对冲需求较大且对冲工具有限,国内股指期货长期处于贴水状态(即股指期货价格低于现货指数价格),中性策略产品因此普遍需要承担相应的对冲成本。对于新建仓的中性策略产品而言,贴水程度越深,意味着对冲成本越高,所以贴水不利于中性策略建仓,升水时有利于中性策略建仓。但是对于存续的中性策略产品来说,基差的收敛或扩张变化虽然会造成对冲成本的浮动变化,进而对产品短期净值产生影响,但这只是持有过程中的波动,并不改变在建仓时已经提前锁定的对冲成本,投资者无需过于担忧。

虽然在市场整体行情较好的时候中性策略产品的进攻性稍显不足这一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该类产品的特性所致,但是部分投资者依然对此颇为“烦恼”。

“眼看着指数不断新高,自己手里的私募产品却几乎没赚钱,怎么可能不着急呢?”广州的一位投资者郑先生对界面新闻表示。

不过,也有不少量化私募依然在积极发行股票市场中性策略产品。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共有3948只量化私募产品完成登记备案,其中二级策略为股票市场中性的产品有867只,占比21.96%。

上海念空科技相关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中性策略本身面向风险偏好低的客户,在资产配置组合中属于压舱石资产。目前市场风格相对比较极端,超额和基差波动加大,可以等待市场恢复稳定后加大布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