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今年前三季度,债券市场波动加剧,成为众多上市银行营收增长的一大挑战。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42家上市银行中,有24家非息收入同比下滑,8家投资净收益同比下滑,31家银行披露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负,占比超过七成。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三季度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主要受债市波动影响。某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记者说,“银行投资收益下滑,主要和债券市场有关。简单来说,去年三季度债市行情好,收益率低;但今年同期缺乏利好,收益率上升,这直接导致持有的债券价格下跌,影响了收益。”
多家银行非息收入下降
债市波动与净息差收窄的双重压力,让多家上市银行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倍感吃力。昔日支撑银行利润的“债牛”行情已然不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大幅下滑,成为拖累非息收入的主要因素。

招商银行(600036.SH)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亏损额度位居榜首,前三季度累计亏损88.27亿元,仅第三季度单季就亏损40.08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光大银行(601818.SH)和华夏银行(600015.SH),前三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分别亏损49.82亿元和45.05亿元。
重庆银行(601963.SH)前三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67亿元;常熟银行(601128.SH)前三季度该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6亿元,较去年同期损失金额扩大40%;杭州银行(600926.SH)前三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2.94亿元,同比减少33.27亿元,降幅达3.2倍。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债券估值波动被多家银行在业绩说明会上指为“罪魁祸首”。今年前三季度,债市走势并不乐观,特别是在第三季度,1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1.9%,3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2.2%。
光大银行董事会秘书张旭阳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利率整体上行,估值损益有所下降,叠加去年同期市场利率下行带动估值损益基数较高,使得我行第三季度其他非息收入同比降幅较大。”
招商银行在财报中解释称,今年前三季度非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4.23%,其中债券与基金投资收益减少是主要拖累。光大证券近日发布的研报称,第三季度债市利率波动上行,交易性金融资产价值重估对招行非息收入形成较大拖累。
华夏银行行长瞿纲在业绩说明会上解释称,收益大幅下滑主要受债市波动影响,导致金融资产公允价值重估带来较大损失。
南京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江志纯表示,回顾三季度,在市场风险偏好抬升、贸易摩擦缓和等背景下,债券市场情绪整体偏弱,收益率呈现震荡向上走势,调整压力有所加大。
在债市波动拖累估值的同时,部分银行依然实现了投资收益的同比增长。其中建设银行投资净收益同比增长150.55%,长沙银行、青岛银行、邮储银行、紫金银行、上海农商行等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的投资收益均有70%以上的同比增长率。
招商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王先爽在研报中介绍,银行的金融资产可分为三类:交易性金融资产(FVTPL)、其他债权投资(FVOCI)和债权投资(AC)。其中,FVOCI和AC类资产虽然日常估值不计入当期损益,但在卖出时可直接确认投资收益,这也就是“卖债兑现浮盈”的核心逻辑。
以长沙银行为例,国信证券就其前三季报点评称,该行其他非息收入实现了不错的增长,主要是因为公司抓住债市波动机会,增加交易性金融资产配置,同时处置了部分AC账户资产兑现了浮盈。
后续不确定性犹存
面对债市波动带来的挑战,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多家银行高管在业绩说明会上表达了其对后续债市走势的看法。
“四季度债市定价将逐渐向基本面和资金面回归。但各类影响因素仍会形成一定扰动,博弈空间相对有限,短期内债市难以跳出震荡行情。展望2026年,预计债券市场仍然面临多空因素交织的情形,不确定性依然存在。”江志纯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兴业银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林舒则提醒投资者,基本面、资金面整体上仍利好债市。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未变,流动性整体充裕。但是风险资产表现较好,债券性价比减弱,需要提防股市走强对债市的冲击。受市场因素影响,后续其他非息收入增长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以增强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性。这一信号被市场视为央行稳预期、稳收益率曲线的重要举措。消息公布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下行至1.79%,市场做多热情显著提升。
招商银行副行长彭家文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我们去年的基数是比较高的,今年四季度的其他非利息收入我们认为是承压的。但是恢复买卖国债措施正式实施之后,我们判断有利于债券利率下行,对我们的其他非利息收入是有益的。”
在债券市场低位波动、缺乏明显趋势行情的环境下,部分银行改变了交易策略。江志纯分享了该行的策略转变:“操作转向‘票息为主、灵活操作、严控风险’。”具体而言,一是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合理控制交易账户规模,科学摆布久期、杠杆和持仓结构;二是深化投研一体机制,加强市场趋势研判;三是丰富风险对冲手段,利用衍生品等多样化工具。
